OSI七层模型具体指的是哪七层?
从底到上分别是:
- 物理层
- 数据链路层
- 网络层
- 传输层
- 会话层
- 表示层
- 应用层
每一层主要负责什么?都有什么协议?
- 物理层
物理层主要规定通信设备的电气特性,用以建立物理链路连接,例如规定了设备的规格尺寸、引脚数量和排列情况等,电气特性规定了物理连接上传输bit流时信号电平的大小、传输速率等,核心作用就是负责传输0和1的电信号。
-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的基础上,通过差错控制提供数据帧在信道上无差错的传输,这一层确定了0和1的分组方式。数据链路层将物理层的比特流转换成帧。
- 网络层
计算机网络中进行通信的两个计算机之间可能会经过多个数据链路,或通信子网,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节点,确保数据及时传送,网络层将数据链路层提供的帧组成数据包。这一层的代表协议是
IP协议、RIP协议。
网络层的核心功能是建立主机到主机的通信。RIP协议是一种动态路由选择协议。
- 传输层
传输层的核心功能是建立端口到端口的通信,只要确定主机和端口就能实现程序之间的通信。传输层的代表协议有:
TCP、UDP协议。
- 会话层
会话层主要用于辅助何时建立连接、何时断开连接、以及保持多久的连接。代表的协议有
DNS
。
- 表示层
表示层和主要是将设备固有的数据格式和网络标准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
- 应用层
应用层主要是针对特定应用的协议,例如
电子邮件Email、远程登陆协议SSH、文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请求协议HTTP。